粤ICP备18023326号-5 Copyright www.nengyuan.042.cn 现在能源网版权所有
邮箱:855 729 8@qq.com
在今年的5月31日,日本松下蓄电池关闭在沈阳的工厂,并且宣布永久停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松下作为一个世界五百强的企业,此前已经在中国已经收割了近30年,这样落魄的离开中国,其中缘由也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作为行业里的龙头企业,松下为何突然宣布停产?这中间究竟有何隐情?
5月31日,松下集团的媒体对外宣布,松下集团的松下能源部门将正式退出铅蓄电池的生产。
并且,这次松下集团将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纯电动汽车的锂电池的生产线上。
早在1994年,松下就开始强势进入中国,因为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发展时期,各方面的技术和生产线还不够成熟。
所以当时中国的电池生产商在这个行业巨头面前真是“小巫见大巫”了,所以,松下一入驻中国,就几乎垄断了中国的整个电池行业。
而这个松下集团,他早在千禧年的时候,就联合了日本其他几家电池公司,几乎垄断了全世界的90%的市场份额。
我们不得不承认,日本在电器还有电子产品行业做的确实又过人之处,并且返修率极低,所以松下等日产品牌在中国才会那么受欢迎。
说起松下这个品牌,它成立于1923年,早在100年前就开始了关于电池的研究,所以也是日本正经的“百年企业”。
而这次他选择关闭的沈阳工厂,主要生产的就是铅酸电池,说到铅酸电池,可能会有人不太清楚这个是什么东西。
但是,换成很通俗易懂的话就是,电瓶,松下蓄电池从一开始就是做电瓶车的电瓶的。
2008年的时候,那时的纯电汽车在市面上还不是很多,所以松下也抓住了这个商机,迅速拿下特斯拉。
在拿下特斯拉之后,他也摇身一变成为特斯拉的独家供应商,在当时一跃成为全世界的动力电池的“霸主地位”。
从他1994年进入中国开始,到今年的2023年,松下已经在我国深耕了30年,在这期间也是几乎占据了我国整个电池行业的市场份额。
在沈阳工厂宣布关闭之前,就有员工曾经透露:“这几年公司不赚钱啊,业绩下滑太厉害了,订单都被别的公司抢去了,很多我的同事都跳槽了。”
那么,为什么一个曾经的龙头企业,垄断全国市场的一个大公司,会突然宣布永久停产了呢?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想要传达的意思就是,人生在世,在有限的时间要学习无限的东西去提升自己。
任何企业,任何老板,都不可能靠着“吃老本”去赚钱,只有不断的创新,去发现核心的东西才可以做到“屹立不倒”。
那么,这就会有人说,同样是日企,为什么任天堂就可以做到一直吃老本还赚钱的?
其实,任天堂和一些完全“吃老本”的企业有一些本质上的区别,任天堂靠的是IP老本。
虽说也是“熟悉的面孔”,但是任天堂每一次在推出老IP的时候都会添加一些新的东西,很多他的游戏迷都会说:“每一次玩都像是新的体验。”
所以,这才是任天堂能够赚钱的生存之道,这跟那些不会创新的企业就有了本质上的区别。
在这种情况下,松下的弊端就渐渐显露了出来,因为在这几十年里的电池行业垄断,导致他们以为这就已经是中国市场的“尽头”了。
可是,随着近些年来中国市场的发展,还有人民的需求日渐增多,松下生产的铅酸电池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了。
当时松下进入我国市场的时候,他们就以“高超的技术工艺”和过硬的产品质量获得了我国人民的一致好评。
在当时的年代,谁家有一个“松下”电器,那在整个十里八村都能成为“焦点”一样的存在。
可是,松下却不好好升级自己的核心技术,依旧固步自封,靠着“啃老本”来赚中国人的钱。
但是,赚钱也得拿出自己的诚意来,拿几十年前的东西来哄弄消费者,那消费者也不会买你的账。
现在,不仅是松下的电池市场在我国“吃不开了”,松下集团整个电器部门的营收效果在我国都不理想。
曾经的“高开”变成了现在的“持续低走”,尽管他后来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开始转型做智能家电,但是效果也大不如前。
因为在松下“迷之自信”的时候,中国已经有很多新型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在我国市场上站了起来。
那么,我国电池行业是怎么一步步打断松下电池行业对我国的垄断的?
因为松下电池的突然停产,也有不少业内人士猜测,是不是他在中国“混不下去了”。
尽管松下蓄电池的关厂与日本本土的一项“企业回迁计划”有关系,但是,对于中国如此庞大的市场,他怎么会轻易离开。
所以说,对于松下的落魄离场,与我国电池行业的崛起和我国企业研制出的新型锂电池有很大的关系。
国产锂电池
在最近这几年,我国几家电池行业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其中就包括大家熟知的宁德时代还有比亚迪等。
他们在这些年里蛰伏,研究锂电池技术,不管是从使用寿命还是电池的容量上都做了巨大的改革。
松下集团的蓄电池在我国自己研制出的锂电池中,已经属于“落后产品了”,现在的中国电池行业已经不是松下一家独大了。
终于,在2017年的时候,宁德时代实现“逆风大反转”,成功打破了松下在我国长达几十年的电池垄断。
甚至在2017年的时候,宁德时代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成功的拿下了全球电动电池销量的榜首。
不止这些,我国企业这些年也一直在试图冲破外企对于我国某些市场的“垄断”。
2021年,我国以TimeShop为代表的港生物科技企,他们自己研发出的生物酶制技术已经完全替代了“外来货”。
将人们之前用不起的“益生好”变成了现在极低的价格,成功的将市场份额的70%从日本企业的手中抢了回来。
此前,日本在仗着自己对于“益生好”技术的掌握,竟然将这小小一瓶的东西卖出了3万一瓶的天价。
我国科学家们在看到这样的场景之后,决心研制出自己的“益生好”,不让日本企业在我国疯狂赚取这些老年人的钱。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是将这个市场抢了回来,“扬眉吐气了”一番。
近几年来,中国的很多企业都已经从外企手中夺回来了很多我国的市场,有很多日企都只能选择“落魄而走”。
但是,松下蓄电池工厂的关闭和一些外企从中国的撤出,也给我国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2023年,松下蓄电池宣布永久停产,关闭在沈阳的工厂,2022年松下干电池也将自己的重心放在了东南亚。
2021年,松下太阳能板的配件生产及组装也将目光投向了东南亚……
松下集团在我国的持续关厂,在官方说来是因为“日本企业回迁”计划,但实际上还是因为中国这个竞争对手太强大。
因为中国企业的崛起,导致了松下经营的成本上升,这也就是导致松下关厂的原因。
但是,对于这些关闭的工厂,里面数以万计的工人即将面临这个“失业”的风险。
虽然此前因为松下生产订单的持续低迷,已经导致很多工人都选择“离岗”,可是还是有人选择在松下继续工作。
在2023年全国企业排名中可以看到,松下蓄电池已经掉除了全国前十的行列,并且也因为订单减少的原因,此前松下就已经裁员6成维持成本了。
曾经在我国的优秀龙头企业,如今却只能靠着“裁员”来减少自己支出的成本,这样的结局也很难不让人感叹“风水轮流转”。
松下蓄电池这样的落寞退场,某种程度上也是证明了我国制造业的崛起,但是这失业人口应该如何处理,确实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
只是希望松下蓄电池能够给这些工人一定的“遣散费”,好让他们度过这个时期,在此期间我国的工厂和企业也可以吸收这些“下岗”人群。
他们本身就有一定的业务水平,所以直接进车间工作对于他们也不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所以,这就衍生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企业在飞速发展,在发展创造也的时候,也不能忽视工人们的工作问题。
曾经夸下海口,要在中国一年拿下600亿的松下集团现在只能落寞离场……
我国近几年的制造业发展非常迅速,他们不断地创新改善自己的产品,只为用实惠的价格,将中国市场从外企手中“夺回来”。
所以,企业要时常更新自己的产品,不能只想着“吃老本”去赚钱!
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剩下后续事件有新的进展能够让您迅速关注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