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ICP备18023326号-5 Copyright www.nengyuan.042.cn 现在能源网版权所有
邮箱:855 729 8@qq.com
【资料图】
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是国家级考试,其试卷在启用前属于国家秘密,泄题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也正因如此,泄题一事被曝光之后,迅速引发广泛关注,并成为公安部挂牌督办案件。如今,案件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说法。查清案情并对涉案者绳之以法,无疑是一个令人欣慰的结果。
不过,欣慰之余,也有震惊。案情中,有不少“内容”是出人意料的。
没想到,这起案件的波及面会这么大。“第一现场”在陕西西安,试题是被人从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考点的保密室里偷出来的。但是,考试作弊的范围并未止于这一考点。经由涉案者借助互联网的一番“操作”,考试作弊早已冲出西安,走向全国,酿成一起横跨9省16市的特大刑事案件。
没想到,作弊组织者的“业务”会这么“熟练”。在这起案件中,作弊组织者分工明确,答题组、编辑组、工具组和投递组各司其职,“工作”起来“有条不紊”——答题组的“枪手”答完题后将答案交由编辑组,编辑组将答案进行“缩字”处理以便考生抄录背诵,投递组负责将纸质答案送到考生手上,工具组负责提供和操控作弊用的电脑器材等。看得出,类似的考试作弊已“操练”了不少回。
更没想到,这么重要的一场考试竟这么“容易”就泄了题。按理说,这么重要的一场考试,考点负责人信息应该高度保密,并对考点负责人的对外联络有所限制。可是,有关方面显然对这一点重视不够。案情显示,作弊组织者轻易就掌握了考点负责人的信息,径直给他打电话以重金诱惑他泄题。
这位被委以重任的考点负责人竟很快就上了钩。在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试卷运抵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考点保密室之后,他独自潜入保密室,将试卷装入黑色布袋后迅速离去。为隐藏行迹,他故意延后了保密室监控的开启时间。回到宿舍,他用手机将3套考卷全部拍下,又将试卷袋重新封好,放回保密室,并打开了保密室监控。
一场国家级考试的试题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被泄露,一起横跨9省16市的特大考试作弊案就这样“轻松”地走出最关键的一步。是谁让这样一个经不起诱惑的人当上了考点负责人?是什么样的保密制度,让一个考点负责人可以独自一人提前进入保密室偷看试题,并随心所欲地操控保密室内的监控设备?
根据相关报道,重金买题的那位作弊组织者是一个圈内“老手”,以往作案都很“低调”,严格控制试题的下线数量,严格挑选“合作伙伴”,因此一直“平安无事”。这次之所以会“出事”,跟他患晚期肾癌不无关系。自知时日不多的他,为了多留下点儿钱,不想再守“老规矩”,终因作弊“泛滥”而东窗事发。如果他能守住“老规矩”,事情会怎样?这起案件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极其严重的问题。
投稿邮箱:qilupinglun@sina.com